那天,當(dāng)我一腳踏進(jìn)朋友的書房,瞬間如醉夢境,前世今生的感覺直撼心魂。沒錯,這是夢照進(jìn)現(xiàn)實的一剎,是心靈久待未得的家園。
——半窗明月,一室書香
在哈佛,博士生可能每兩三天要“啃”下一大本書,每本幾百頁,還要交上閱讀報告。哈佛的醫(yī)院讀書館的延伸。不管有多少在候診的人也無一人說話,無一人不在閱讀或記錄。那里,不會有人穿華服、化妝,更不見晃里晃蕩,只有匆匆的腳步,堅實寫下人生的篇章。我心安好,歲月寧靜,在這里安放我的靈魂可好?
如果有書陪伴——余則紋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之意,以中有足樂者。偌大的圖書館,稀落地坐了幾個人。捧著一本心愛的輸,坐在燈光的打照下,心中生出些許暖意。時直清秋,天高云淡,幾縷白云飄散空中。一層層的書充斥著書架,直抵天花板……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都充斥著書的味道,會心一笑。低下頭來,與書中的人物相約……
耳邊忽聽得兒聲傳來:“蘇老泉,二十七,始及奮,讀書籍……”哦,原來是夫子,在教大家讀《三字經(jīng)》,覺得他們讀書著實有趣,便也學(xué)著他們搖頭晃腦。可是,這次我卻沒聽得什么聲響了,因為從椅子上摔下的我,疼得呲牙咧嘴。昨天從圖書室借的歷史故事真是引人入勝呀!書桌上一盞小臺燈圈出小塊明亮,余下的空間都被正對書桌的敞開的大窗里流瀉的月光占據(jù)。
一杯清茶,紙墨暗香,偶爾幾聲蟲鳴不知從哪個角落響起。走到窗前往外看,竟發(fā)現(xiàn)一片盛開的野菊。
簡直覺得自己猶如陶淵明筆下的武陵人,誤闖世外桃花源。這里的寧靜怡然遺世獨立,幾乎驚嚇了在夜里沉寂的靈魂。
我不至于癡狂若此,但愈來愈發(fā)現(xiàn),生命離不開書籍的濡養(yǎng),智慧少不得書籍的滋潤,而靈魂的憩息也不能沒有書籍構(gòu)建的巢。這種出眾的品味無關(guān)風(fēng)月,卻著實帶來了內(nèi)心的平和,宛若風(fēng)過群山,繁星滿天。
我在腦海中忽然映現(xiàn)出一首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呵,我雖不是男兒,卻習(xí)的了這愛讀書的品性,這何不是一種愉悅。蘇秦懸梁,羲之臨池,左思補拙,江郎才盡……我愛書——愛讀書,只有這樣才會讓我的靈魂、心靈得到一種慰藉,一種從未有過的安適。
總有一天靈魂的漂泊會結(jié)束,最后收留我的,希望是一間寧靜豐沛的書房。一邊擠出時間急迫地閱讀,一邊卻總也忘不了那“半窗明月,一室書香”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