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稅收?每次聽到別人提起這些字眼,我的臉都會掛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對關于稅的一切一無所知,每次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我經不起強烈好奇心的驅使,曾經屢次請教過我的父親。他總是不由自主地換上一副無比自豪的表情向我解說。可這也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可不是我的一派作風。
為了進一步了解“稅”以及“稅收”,我在網上查了不計其數的相關資料。原來,國家的收入來自國家職能的發揮并主要通過稅收的形式獲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國稅收的本質,通過國家財政慷慨解囊,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發展保障等事業為人民改善生活水平。因此,全體公民既是義務納稅人,又是國家稅收最終收益者。
反之,在舊中國,政府利用稅收這個工具橫征暴斂,巧取豪奪,為了自己的吃喝玩樂而妄顧普通百姓的生活,哪怕是尸橫遍野,也坐視不理,只管自己花天酒地,吃得好睡得好。當這些政府官員正在舒適寬敞的住宅里享受著山珍海味大魚大肉時,誰可知有多少的百姓正飽經風寒,為自己的三餐溫飽而擔憂焦急不安,這就使得稅收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成為掠奪的代名詞。可是,自從新中國成立了以后,人們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排排高樓大廈像雨后春筍,一件件家用電器滿目琳瑯;我們擁有了明亮的教學樓,環境優美的公園,平坦寬闊的公路;我們看見了導彈發射基地騰空而起的火箭,看見了幼兒園里孩子們的燦爛笑容,看見養老院里老人們發自內心的微笑。沒有了稅收,我們可以有這樣美好的生活嗎?
總之,沒有稅收,就沒有了雄厚的財源,也就沒有社會的騰飛和進步。同學們,我們是未來的稅納人,建設小康社會不可可缺乏的棟梁,讓我們從小做起,樹立依法納稅的意識,熱情宣傳稅收的作用,為共建小康社會事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