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猶如盛開的花朵。她根植在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中,她綻放在當代優(yōu)秀青少年的多彩生活中。每個人都應(yīng)該擁有美德。
開篇運用比喻,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說過:“靈魂最美的音樂是善良。”美國杰出的文學家馬克·吐溫說道:“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聾子‘聽見’。”
引用名人名言來說理
從前,有一位獵人在射殺一只豹子時,竟看到這只豹子拖著流出腸子的身軀,爬了大約半小時,來到兩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來。看到這一幕,獵人流著悔恨的眼淚折斷了**,從此就再也沒有打過獵了。
舉例論證
我們暫且不談這個故事是否真實,但至少它讓我們從中體會出一位母親對孩子善良的圣潔與無私的母愛。獵人其實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不然他怎么會在看到那一幕之后折斷**并以后從不打獵呢?他大可連兩只幼獅一起帶走,并繼續(xù)他的打獵生涯。可是他沒有這樣做,由此可見,獵人也是一個善良、有美德的人。
善良是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種敷衍;善良是一種勇敢,而不是一種懦弱;善良是一種無私,而不是一種霸道。你是愿意做一個偉大的人,還是一個低賤的小人,就看你有多善良。
論述了善良的巨大作用
擁有善良的人同時也應(yīng)該擁有孝心,因因為百善孝為先嘛!
孝,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字;孝,不是你家庭困難還讓父母受苦讓你上學,而是自己努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孝,不是過節(jié)時以有工作上的事而推辭不回家,而是不遠萬里來到父母身邊盡孝。
古人王祥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孝心典范。
領(lǐng)起下文
王祥的生母去世了,父親再娶了一個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歡王祥,可是,王祥很聽后母的話。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盡力做好。一個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魚,要王祥到河捉魚。天下著大雪,北風呼呼地吹著河水早已結(jié)冰。哪有魚呢?王祥想:“我可以用體溫使冰塊溶化啊!”他脫掉衣服冰塊裂開了,兩條,臥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關(guān)打顫、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忍著……突然間,他身體下的鯉魚跳了上來。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魚湯給后母吃。
敘述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王祥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他對后母都這么有孝心,更何況我們對自己的親娘呢?有時間多盡點孝吧!如果你一年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一個星期,那你能和你的父母在一起多長時間呢!所以我們才要抓緊時間,多盡點孝。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問候,也能溫暖父母的心。
聯(lián)系實際進行說理
美德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沒有美德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街上會到處都是垃圾,沒有人會愿意多走幾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老人跌倒了也沒有人會愿意去扶,每個人都十分自私,從不為他人著想。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是我們想要的樣子嗎?
論述美德的重要性
美德,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的通行證;美德,是我們做人的標志,美德,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美德,那他會變成什么樣子,社會上所有人都會討厭他、排斥他。
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有美德,還要監(jiān)督他人有美德,他人有不對的地方,我們要指出,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總結(jié)全文,點明主旨
讓我們的美德之花怒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