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們并沒有兒童文學這個名稱:但很早就存在了實際上的‘兒童文學’。兒童文學作為先民口頭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和踏歌舞蹈相伴在民間流傳著。有了文字以后,從先秦(即從遠古至秦統一中國)開始,我國就有了想像豐富、積極反映現實生活、可供兒童傳誦的謠曲、史詩、神話、傳說和寓言、謎語等El頭文學作品的記載。我們不妨認為這些記載下來的作品就是我國兒童文學源遠流長的先河。
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1894年中日戰爭失敗,中國遭受到列強瓜分,由封建社會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民族矛盾空前尖銳;在外國勢力的侵入和洋務運動影響下,中國資本主義有了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比較開明的人士,主張學習外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形成一種改良主義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在領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的同時,興起了改良主義文學運動,而對于兒童文學的提倡。
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我國兒童文學雖然已經存在,但還很難說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學門類。比較完整地形成一個文學門類,那還是“五四”之后的事。我們統稱1919—1949年建國以前三十年的兒童文學,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建國至今的兒童文學為當代兒童文學,當代兒童文學中自粉碎“四人幫”怪后那部分"又稱新時期兒童文學。
先秦(即從遠古至秦統一中國)兒童傳誦的謠曲、史詩、神話、傳說和寓言、謎語等
1894年中日戰爭失敗,中國遭受到列強瓜分他們在領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的同時,興起了改良主義文學運動,而對于兒童文學的提倡。
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建國至今的兒童文學為當代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