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媽媽是我們呱呱學語時的第一位老師,然而大家可能忘記了上幼兒園時最初教我們的老師。其實,她們才是我們學習上真正的啟蒙老師,是我們的第二個媽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我幼兒園時周娥老師真實的寫照;她就是紅燭,為我照亮了人生的道路。
周娥老師長得很漂亮,一張瓜子臉上長著一雙大眼睛,一閃閃的,最難忘的還是她的櫻桃小嘴,笑起來時還有兩個小酒窩,可愛極了。
周老師是個善良的老師。有一次,我聽課聽得好好的,突然暈了過去,她老師嚇壞了,立刻把我背到了醫院。醫生說,我得了輕度貧血,要多吃花生米。等我掛上水后,周老師又跑到超市買了一袋花生米,又匆匆地回到醫院。
過了一會兒,我醒了。一看手上還插著針頭,嚇得哭了起來,吵著要見媽媽。周老師說:“不要怕,孩子,老師給你講故事,好嗎?”我點了點頭,漸漸地,又入睡了。
等我再次醒了,已經在周老師家里。周老師撫摸著我的額頭說:“剛才你爸爸與媽媽來過了,我見你睡著了,就沒讓他們帶你回去了,待會兒老師送你回家,好不好?”“好!”周老師笑了。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這句話來形容我幼時的周娥老師,是最好不過的。現在雖然不在老家讀書了,也遠離我的周娥老師,但我很想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