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讀過的許多本書中,給我影響最深的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本書寫了關于蘇聯共和國剛成立時的事情。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寫了他兒童時期到中年時期的事情。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
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干了兩年,受盡了凌辱。他經過了一系列的磨難,最終眼睛失明,也因此過上了安生的日子。但他還忠心于黨,經過刻苦學習,終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在暴風雨中誕生》。他的這種精神,我們也會有嗎?小說寫了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保爾之所以有這樣的毅力,來源于他對生活的正確的看待,來源于他正確的人生觀。他認為:“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還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他那堅強的意志感動了我,生活中如果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不可突破的呢?現在,我們作為獨生子女,生長在幸福的家庭里,既沒有嘗過舊社會的幸福的生活,也沒有像保爾那樣受過生與死的考驗。
社會稱我們是“當代的小皇帝”家長祝我們為掌上明珠,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們的身上,所以我們要向保爾學習。學習上我們如果有這種堅韌不屈的精神,我們的學習成績將會更好。雖然保爾·柯察金已經死了,但他的精神永留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