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們青少年必讀的。當我讀完受益匪淺……
《水滸傳》這本書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nèi)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又是卻要用“生命”去寫。我們中華民族不是因為有這些人,才有如今的輝煌、繁榮嗎?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這些人體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這些精神,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難道不該把它延續(xù)、發(fā)揚光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