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橋河,我要保護你今天下午,我們班的15個“小記者”在金老師和陸老師的帶領下去采訪漕橋河的知情人——沈奎鵬爺爺。從沈爺爺的口中,我們知道了漕橋河近幾十年來的變化。在五六十年代,那兒的人們都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小河清澈見底,可以清晰地見到魚兒嬉戲,河蝦游動。
偶爾有幾只輕盈的蜻蜓飛來,在水面上輕輕一點,河面上立刻漾起了粼粼的波紋,魚兒們看著眼前如此詩意盎然的畫面,便情不自禁地使勁搖著尾巴,似乎在不停地鼓掌叫好。河邊的垂柳不停地扭動著婀娜多姿的腰肢,看見河面上的自己,柳樹那叫一個樂呀!這可都是借著河水的光!七十到九十年代,水質開始變壞。河里的水變得又臭又臟。氨氮指數嚴重超標。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一、因為政府在工業上面的把關不夠嚴,使2000噸污水都流到了河里。
二、因為農民們使用的化肥只有三分之一被稻田吸收了,其余的三分之二全都流到土壤和河里去了。這將會給河流帶來多大的災難!三、因為大家的日常生活習慣不好。許多人把死去的家禽扔進河里,一些生活垃圾也全都扔到了河里,適合水里面沉淀了許多生活垃圾……這樣一來,使得漕橋河變成了垃圾河、變臉河。這可把周圍的居民給害苦了。居民們上班累了一整天,回到家想好好休息時,還要聞著刺鼻的臭味,哪兒還睡得著啊?到了21世紀,江蘇省政府逐漸開始重視這條河,鎮政府投資了4。5個億,嚴格把關農業上的污染和工業污水的排放。
尤其針對化工廠的污水排放,更是嚴加控制。有一次罰了一個工廠40萬元,以此警告其他工廠。而身為環保衛士的沈爺爺,更是退而不休,給市政府打了一個又一個舉報電話,寫了一封有一封舉報信,到處宣傳環保的好處。06年8月份,市政府發出了黃牌警告,誰再污染這條河流,將要受到嚴重的處罰。現在,河水已有了明顯的改善,和以往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正希望以后,漕橋河的水質能變得更清,清得連水里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那樣的話,該有多好!“誰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珍惜水,保護水,讓水造福人類!”“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這樣的環保標語大家應該不少見吧!
可是,大家真的自覺地保護環境了嗎?以前的歷史我們就不翻開找了,請大家從現在做起,從個人做起,爭當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環保小衛士,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