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由于郁先生那篇優美的《故都的秋》的緣故吧,行走在大街上,總覺得自己所在的南方這帶的秋還真沒什么韻味。陽光下偶爾吹來一陣風,也總想著“故都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便當然地感覺不到什么涼意。“悲涼”——似乎一個人還真有點寂寞有點“悲”,不覺想起了那句被同學視為經典的酷斃了的悲壯的句子——“昨天的我已經悲涼地死了,今天的我即將悲涼的死去”。
細細一品,還真覺得有了些許悲涼之感。忽然間,聽到一聲“嗚——呼呼——”,這怪叫間還夾雜著口哨。我隨聲望去,原來是路邊的新疆大叔在熱情地吸引顧客,其中一個鼻子特別高的叔叔還熱情無限地向我招手——悲涼之意頓時煙消云散,來之不易的“悲”就這樣容易地去了。也不好不理會這位遠方而來的少數民族叔叔,我向羊肉串攤子走了過去。“叔叔,來五串。”那位叔叔高興地點點頭。
“您為什么要到尋烏來賣羊肉串?”只見那位叔叔不假思索的伸手張開五個手指。我懵了,這是什么回答?于是不解的問:“什么意思?”只見那位叔叔又伸出五個手指,接著還指了指旁邊的紙塊,紙上歪歪扭扭寫著:“羊肉串五毛一串。OhMyGod!敢情人家說什么他都以為在問價錢。本來還想順帶問問新疆的秋是怎么樣的,但恐怕結果還是——五毛。吃著香香的羊肉串,美味中還蘊含著一種特別的味。
的確,“特產”之所以稱“特產”,就因為各地有各地的味,與眾不同。第一次吃到“新疆味”,隨著美味下肚,我似乎也品出了這位叔叔對家鄉的思念,可能正是由于念著家,才做得出“家的味”吧。如果我遠離家鄉,一定也會倍感思鄉之切,當然,一定也會在異鄉的秋風秋色中,無限懷念家鄉之秋。先前未出口的疑問也頓時了然。郁先生懷念故都的秋,那位新疆叔叔恐怕也會懷念著家鄉的秋。那是心中與眾不同的秋,也是最美的秋。繼續走在大街上,跟人群逆向。瞬間,周圍的一切都更美了,更值得留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