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石子背朝天—工人;滿腹才華出口成章—文人;苦學英語執著進取—學生。這是三種身份的人,但我老爸卻把它們集于一身。我爸爸在鐵路上工作,干的活很重。雖然不是什么官或干部,但好歹也是個班長呢。
他總吹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人像他那樣當班長那么多年了—從學校里到工作崗位上一直任班長一職!呵呵,說的時候總是透出特別的神氣,似乎這是很值得驕傲一番的事。爸爸喜歡英語,李陽是他永恒的偶像和目標。他一空閑就會跟著磁帶里的標準發音朗讀。這時候他喜歡在我面前晃悠,然后重復他那句老話:”聽見沒有,我這是標準的美式英語啊!”然后再陳述一遍李陽的名言:”英語就是要大聲朗讀,不怕出丑。”他說,”你看就像我這樣。”說著又買弄起他粗壯的嗓音。
希奇的是五音不全的他日積月累地竟然練就了一副挺有磁性的嗓音。在日常生活中,他還會情不自禁地冒出幾句英文來,他說到達這種地步叫做爐火純青,我說他這是走火入魔!爸爸也喜歡文學,他買了很多古典詩詞在家里,動不動就吟幾句詩來發泄一下情懷,總流露出一股憤世嫉俗的慷慨。家里有幾書柜書。對這些書,他讀得熟,也很有自己的見解。時常要拿出來與我分享,然后發表一番見解才算過癮。因此我很小的時候就對爸爸作了斷定:他比博士還博士。
從小爸爸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很高大。比起媽媽,他似乎更加慈愛,更加好說話。但有時候也固執的要命。而且對外人不善言辭。媽媽因此老嗔怪他不靈活,死板。但爸爸絕不生氣反而說:”干嘛,我又不是螺絲頭,怎么會靈活?”我們聽了捧腹。于是我經常想,十幾年前爸爸是不是就用他的幽默征服老媽的呢?老爸什么都好,可就有一點我最討厭。每次周末爸爸媽媽帶著飯菜來探望我的時候,他總在一旁催我快快吃飯,快快洗碗,他們要快快回家!不然—天就黑了!我靠,每周才一次相聚,他卻把我催得胃病都要出來了,真讓我心痛啊……然而,最有趣的是,每次我月假回家,他一下班就直奔我書房。咦,沒人。
又聽見樓上打游戲的聲音,就沖上來。奶奶在樓底問他晚飯燒什么菜,他也只作沒聽見。急切地上了樓,看見我做在電腦前,就擺出一副威嚴來,開始教訓道:”跟你講過多少次了啊,少用電腦,眼睛最重要,懂嗎?”我不做聲,他于是總要嘆口氣說:”這孩子老說不聽。”然后就去看他的電視去了。我回頭看他離開,心里總在甜甜地偷笑:爸爸每次都只說這些。爸爸是關心我的。我知道。但父親總不會像母親那樣用直接的方式表達情感,總是遮遮掩掩,卻總要暴露。勤奮的爸爸,博學的爸爸,都比不上我可愛的爸爸。我幸福,因為我擁有世界上最可愛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