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字,永遠寫在了最美妙的春天里;有一種精神,永遠傳頌在神州大地。
五十年前,那不幸的一天里,他離我們遠去;五十年來,他的精神卻依舊溫暖人心。
點曾記否,那些年,我們一起敬仰的“雷鋒”。
你是否還曾記得那位可敬的“黨的好干部”——焦裕祿?曾經,他在時,是多么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那時發生內澇、風沙、鹽堿三害嚴重,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點……這時,焦裕祿站了出來,他在身患肝癌的情況下,帶領蘭考全縣干部群眾與自然災害做頑強斗爭,改變了全縣的面貌。他忘記時間,忘記的休息,但卻深刻地記住了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職責,記住如何能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好日子;他的心里裝著全是人民,裝著國家,卻唯獨沒有裝著他自己。哪怕到了病危的時候,他也想著老百姓,他揮揮手,向世界告別,但人們記住了他,這位雷鋒似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還有那一位雷鋒式的好警官任長霞;雷鋒式的好村官陳國明,雷鋒式的老人白芳禮……
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在離開雷鋒的日子里,雷鋒精神從未遠離。
曾記否,我們身邊那些亮閃閃的“雷鋒”。
你是否留意,在我們每次急匆匆地趕住學校時,路邊總會有老人們路人擺起的“愛心茶攤”;你是否發現當你打開電視,總能看到一幕幕愛心的暖流曾像在你眼前……
還記得2011年7月2日是什么日子嗎?那一天,是最美媽媽吳菊萍舍己救人的一天。那一天,在杭州濱江白金海岸小區。兩歲的妞妞從窗臺上掉了下來,正在樓下吳菊萍張開雙臂沖了過去,用自己雙手接住妞妞,給了孩子生還的機會……
是的,是的,不必多說,不必再說,五十年來,雷鋒精神早已化作春風細雨,出現在不同的熱心人身上,浸潤在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中。
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學習雷鋒精神,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在三月份學雷鋒月來臨之際,我們學校團委組織一批新老團員一行三十余人去給敬老院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我們同學個個忙的不亦樂乎有的給老人削水果,有的給老人打掃衛生,有的和老人嘮嗑,還有的急著給老人表演節目等等。讓老人得到家一般的溫馨……
雷鋒精神,不需要有多么豪邁的語言,也不需要多么驚天動地的壯舉,只要能從一件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并堅持做下去,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雷鋒,就是你,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