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謝謝您!謝謝您讓我懂事,讓我堅強。我以前不懂事,總覺得您每次鞭打我都是無緣無故的,現在,我長大了,我也懂了,有些愛只能用心中那柔軟又敏感的神經去感受,而缺乏愛的人永遠不會懂。
那一次,我考試考得很好,我默默地把95分的試卷放在您面前,原以為你會對我一笑說:“兒子,考得不錯”的話,殊不知,你卻抬起眼哼了一聲,簽上大名后又繼續埋頭看報了。我嘴唇動了動,要想說什么,但終究還是作罷,反正我也習慣了。收拾好東西,我順手把門帶上,那輕輕地關門聲,仿佛一聲嘆息似的。我頭也不回地大步向學校走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懂了,做為一學生,就應該認真求知,踏實進取,而您也讓我明白,男子漢應該是“沉默是金”此時無聲勝有聲,只有再接再厲,方能再創輝煌。
我以前總覺得和您好像是天生仇人,從小到大,我們的交戰便沒停過。調皮是男孩的天性,每當我闖了禍,你總一聲不吭,掄起皮帶沒命地抽,大概是遺傳了您的執拗,我也不哭,但最終以“砰”地一聲摔門聲,我奪門而出告終。那時,我總會想,我們真是前世的仇人,今世的父子嗎?但現在想來,覺得當初是自己犯錯在先,父親也以“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之類的教育方法來培養我,希望我成為一名男子漢,成為一名真正的勇者。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相對于母親節,父親節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一個節日,是1910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士波肯市的多德夫人由發起的。多德夫人的母親早亡,其父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們全部培養成人。
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準備為他舉行慶?;顒樱瑫r,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于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該協會將建議提交會員討論,獲得了通過。而我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國民時代。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