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那天,我隨父親回鄉,祭奠我去世不久的大爺。
一路,無語。
下了車,我走進大爺家,人人穿著白素衣服,守侯著大爺的尸體。那情景是何等地悲涼!
我穿上白衣,靜靜地聽著大人的哭泣,還有電視里唱的《大悲調》,心中升起一股悲氣。那些姑姑嬸嬸們,哭喪著臉,用手輕輕撫摸著大爺蒼白的臉龐。紅色的燭光襯得大爺眼角的褶子更加清晰。
盡管我沒有流一滴眼淚,但是我的心在流血。因為我想讓大爺安靜地走到天堂。也許,這是他到達彼岸最希望得到的。
窗外飄著瀟瀟細雨,不知此時在天堂的大爺,是否無恙?
出去送飯時,沉重的腳步在泥土上陷得很深很深。那濺起的水花仿佛是生活的萬花筒。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
楊柳岸,曉風殘月。
木麻黃皆綴上了晶瑩的雨珠,祭悼它的離去。我忽然想起《發如雪》里的歌詞: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我焚香感動了誰/邀明月/讓回憶皎潔/愛在月光下完美……
傍晚,該去河邊送葬了。河水嗚咽,小花小草也在傷心地落淚。
墳墓旁有一個燒紙爐。聽大人說,那是給大爺寄錢的,燒多少紙,大爺就會得多少錢。
不知是什么力量,把我引到火爐旁,伸出手去燒紙。
我燒了一張,又一張……
紙灰漫天飛,哭聲成一片。
終于,我滾燙的淚水奪眶而出,沿著面頰撲簌簌地流下來。從那火爐上,我仿佛看到了大爺笑盈盈的臉,那么和藹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