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漠,無情愈發沒有人情冷暖的時代,我看到了城市街頭“最美的花”。她雖小,卻形成了一股暖流,在街頭蔓延。
對比,寫出那股暖流的巨大意義。
那是上年初冬時節,夕陽的余輝掛在了樹梢,太陽灑下遍地的金黃。大街上,車輛川流不息。人行道上,騎著車子的人歸心似箭,他們在人縫中快速穿行;走路的或打手機,或聽音樂。公交站臺上,等車的人們臉上流露出焦急的神情,汽車一靠站,人們便蜂擁而上。唯有高聳入云的大廈在悄立著,它們在鋼筋和混凝土澆鑄的有限空間里,少了放眼的曠達。路邊商店巨大的玻璃幕墻和五顏六色的廣告牌,映出城市的繁華與喧囂。
環境描寫細致,交待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放學歸來的我,遠遠看見一輛自行車搖晃了一下,車上的人連同車子便“砰”一聲摔倒了。只見一個距他七八米遠的中年婦女迅速地跑過來,沒有片刻地猶豫,伸出雙手去拉他。地上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深藍色很厚實的棉襖,敞著胸,花白的頭發,黝黑的臉色,撐在地上的手干枯的象樹皮。老人一條腿伸著,一條腿蜷著,腳上是一雙軍用鞋。看得出,這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面對老人寬大的體型,那婦女第一次沒能拉動他。這時,她只好轉身去攔路過的一輛騎電動車的男子,然而那男子看也不看一眼,兩手夾著車把躲過了她,走開了。其余的人也步履匆匆,沒有人愿意在這位老人面前駐足片刻。那婦女只好無奈地回頭看坐在地上的老人。她蹲下身體,使勁從背后抱住老人,老人也配合著將手撐在地上,可老人的腿還是抬不了。瘦弱的婦女哪有那么大的力氣,她直起腰,稍作休息,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她跨開雙腿,半蹲著,咬著牙,也許愛的潛能無限,她的身體爆發出強大的力量,老人的身體緩緩上升了。這時,女子的衣扣也掙掉了一顆,可她并不介意。這一刻,我釋然了:社會的主流仍是好的。那婦女必將激起社會向善的漣漪,在過路的行人中化為永恒。
具體描寫婦女扶起老人的動作,展現街頭一幕。
車子被婦女扶起后,老人踮著腳向前推了幾步,然后雙腿跨在自行車斜梁上,試圖騎走。那婦女趕快攔住他說:“您別走了,您把您家人的電話告訴我,我讓他們來接您。”老人說話吞吞吐吐,半天說道:“不……不……要,我能騎。”老人緩緩地騎上了車,車子仍搖擺不定。天色漸漸暗了,寒風卷起地面的黃葉,那婦女仍駐足觀望,眼神里充滿了擔心和牽掛。
婦女的眼神是關切的眼神。景物描寫交待時間的
“勿以善小而不為”,善的真諦如一股暖潮流淌至今,即使身處繁華的街市,即使有扶起老人被巫陷的不良現象,然而那婦女仍施以愛心,奉獻人與人之間最純潔的同情和關愛。不過是順手的搭救,不過是彎腰的善舉,卻給困境中的人們帶來溫暖,帶來美好。
表達真切感悟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好人必有好報,好報源于好施。讓我們恪守心靈的善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匯聚舉手之勞的力量,讓人與人不再冷漠,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表達美好心愿
徐州西苑中學沙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