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詞不當,是一些同學作文中存在的一個毛病。嚴重的時候,影響了意思的表達。有個同學寫學騎自行車的事,他寫到:“好幾位男同學來學自行車,他們在廣場上忽上忽下,騎的津津有味。”短短一句話,用錯了兩個詞。在廣場上怎能“忽上忽下”,騎車怎么能“津津有味”呢?還有一個同學寫媽媽在工廠里干活的事,文章中有這么一句:“媽媽的廠子遷上了高樓,上下一點也不方便,扛著料上去,涌出了一身汗。”工廠“上”高樓,身上“涌”汗水,好嚇人呀!這一定不是這位同學本來要寫的意思,可因為有的詞兒用得不恰當,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作文,就是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記敘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同學們要積極地糾正用詞不當的毛病,正確地使用詞語來表情達意。為此,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注意詞語使用的范圍。有些同義詞,意思完全相同,但使用的范圍卻不一樣。
比如“生日”和“誕辰”是同一個意思,但后者用于所尊敬的人。“肥”和“胖”的反義詞都是“瘦”,但前者多用于豬羊等,后者用于人。如果把使用范圍搞亂了,就要犯用詞不當的毛病。第二,要注意語義的輕重。一些詞語,語義有輕有重,不加分辨就會出錯。比如“毀壞”跟“損壞”都有弄壞了的意思,但前者含破壞的意思,這兩個詞的語義一重一輕,程度有所不同。再如“輕視”,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的意思。月亮特別明亮的夜晚,星星不是密密麻麻的,而是顯得比較稀少,用“月朗星稀”或“月明星稀”才合適。以上提醒的這幾點,是要同學們作文時注意的。
要做到這幾點,首先,要認真上好語文課。在語文課上,老師很重視詞匯的教學。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指導同學們理解詞語,幫助同學積累詞語,啟發同學運用一些詞語。認真上好語文課,學好詞語,是正確運用詞語的前提。老師經常帶領同學做各種詞語的練習。如解詞、用詞造句、詞語搭配、選詞填空、找同義詞、反義詞等。認真完成這些練習,同時多動腦筋,加強詞語的辨析,同學們就能夠增長運用詞語的經驗,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更好地避免用詞不當的毛病。
其次,還要注意細致地觀察,把情況弄清楚了,再選擇適當的詞語來寫。對于自己搞不清的問題,可以找書來查看或向人請教詢問。對實際情況心中有底了,選擇哪些詞語來寫才能夠心中有數。如果平時就培養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注意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見多識廣,詞匯豐富,作文時就能夠針對實際靈活地選擇恰當的詞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