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周日我常和爸爸媽媽逛古文化街,我最愛那些小玩具小古董。像十八般兵器、戰國編鐘、秦漢馬車呀,泥娃娃、銅鈴擋、五彩蛋呀,我都喜歡。近兩年我偏愛上了紫砂壺,爸爸媽媽都喝茶,因此特別支持我,幾乎每次逛街都給我買一把。
剛開始買壺,我專挑造型可愛有趣的買。我買了一對砂色較深的人物頭像壺,其中一個是洋人,戴著一頂禮帽,這是壺蓋;口中銜著一支雪茄煙,這是壺嘴,外形逼真,惟妙惟肖。更妙的是另一個,是一個古代的中國人,壺蓋梳著的抓髻頭,壺嘴就是他撅著的嘴,好像在與人賭氣。這一對壺形像滑稽可愛,哈哈,真眼兒,我一看見它們就想樂。爸爸告訴我紫砂壺里面學問很大,選料、燒制十分講究,幾百年來有許多大作家、大畫家參與制壺,留下一大批陶藝瑰寶,世界聞名。我翻閱了家里的幾十本紫砂圖書,認識到紫砂壺不是兒童玩具,賞壺不能光看外形,還要看它的神韻。我買的半瓦壺、井欄壺、龍蛋壺等,家里來的客人看了都說好。最初買壺的時候,我也上過當。
那天,我在街邊一個壺攤看上一把包袱壺。這把壺形狀像一個包袱,包袱上帶著褶兒,邊上還釘著幾塊小補丁皮子,這一切都用紫砂做得很逼真。尤其是壺的顏色,古色古香的,真好看。爸爸見我愛不釋手,就跟攤主劃了劃價,他要60元,我們給他45元買走了。我捧著這把壺高高興興地回了家,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將它放在熱水里煮一煮,好用著干凈。誰知,這壺一沾熱水,那“古色古香”的外皮立即脫落。從水里撈出來一看,哎呀,簡直就像一只剝了毛的兔子,十分難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爸爸卻說:“這把壺倒也有‘收藏’價值,吃一塹長一智吧!”從這往后,我買壺更注重實質內涵,而不僅僅看重外表了。現在,我擁有了上百把自己喜歡的紫砂壺。古人說“壺里乾坤大”,小小的紫砂壺給了我很多知識,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