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今年50多歲了,卻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今年初,村限成立“掃盲小組”,全村幾十位“睜眼瞎”都上課去了,可爸沒去。他說:“掃啥盲?我不識字,還不照樣過到50多歲?”村千部好說歹說,他才磨磨蹭蹭地去上課了。
到了晚上上課時,他往桌子上一趴,美滋滋地睡著了,呼嚕打得震天響,弄得那位女教師不知怎么辦才好。幾個月后,村里發卷子考試,爸爸將卷子拿回了家。我正在做作業,他把卷子往我面前一損,說道:“乖兒子,替我把它做了。
”我一看,是掃盲試卷,便說:“爸爸,你不能這樣“怎么?不做,識幾個字就不認人了?”爸有些惱火了。“那……”我不情愿地拿起筆。“注意點,字寫歪點,估計得個六七十分就行了。
”
爸爸粗聲大氣說完,干活去了。幾天以后,村長來到我家,把一個紅本本遞給我爸。“啥玩意?”爸爸接過來,行r看說:“《化肥供應證》?”“不是,是((脫日證》”村長高興地對他說,“祝賀你脫盲了。
”“嘿,是《脫盲證》。”爸爸詭濡地一笑。村長前腳剛走,他就把手里的《脫盲證》往飯桌上一撂,轉身走了。
我連忙跑過去,檢起來收好。一天,爸爸要上街買化肥。“爸,給我買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我對爸爸說道。“啥,煉鋼的?你要那書干嘛?”爸爸一臉的迷惑不解。“晦,是小說,世界名著,給我買一本吧!”“好吧!”爸爸點點頭—他對我向來有求必應—嘴里仍嘀咕著,“名著……煉鋼的世界名著…”中午時分,爸爸回來,垂頭喪氣地馱著一袋化肥。
“怎么了,不是買兩袋嗎?”媽媽關切地問道。“唉,別提了。”爸爸長嘆一聲,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街上在修路,旁邊標語牌上寫得清清楚楚,可爸不識字,硬往前闖,結果被罰掉20塊,錢不夠了,只好買了一袋化肥。“那我的書呢?”我問。“在這兒呢!”爸爸從懷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書,我激動地接過來,一看,真是哭笑不得—爸買的是一本《煉鋼技術》。
爸爸這下徹底認識到了不識字、沒文化的害處。他找到掃盲教材,一有空就讓我教他,學得可認真了。一個多月后,我出了一份考卷,爸爸竟得了90分。
于是,我拿出那本《脫盲證》,鄭重地遞給他:“老爸同志,祝賀您脫盲了。”“嘿!”爸爸雙手捧著《脫盲證》,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