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偉大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曾經說過: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我躲在書房某個安靜的角落里,閱讀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病房里的感動》。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位小女孩兒因骨折進了醫院,女孩在治療過程中雖然苦不堪言,但是女孩的母親卻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為了減輕女兒痛苦,那位母親竟然讓女兒咬住自己的手。最后,同房的病友們也深受感動的故事。
讀了這篇我文章我不禁嘆道:“母愛是潤物的細雨,母愛是醉人的春風。母愛是一陣和煦的風,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啊”文章中,有一個最令我無法忘懷的情節:“讓媽媽陪著你一起疼好嗎?”孩子點點頭又搖搖頭。母親把手放在女孩兒的唇邊說:“疼,你就咬媽媽的手”。我想,也許每個感性的人讀到這個情節都不禁心頭一怔,鼻子一酸。這位母親,說的話很簡短,也很簡練,但是在這短短的一句話里,卻包含著數不盡的愛,這是無私的愛,這是偉大的愛。可想而知,被咬著的感覺是多么多么的令人難以忍受,在世界上,也許就只有著一個人能夠忍受著這種痛楚。這就是——母親。
這篇文章令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許多往事:童年時期,當下雨天,母親送我回幼兒園的時候,那把紫銀色的雨傘始終會傾斜于我的方向;當寒冷冬季來臨的時候,母親總會時常問我:“冷不冷?”;當我發燒感冒的時候,母親總會不分日夜地在床邊守護著我……長大以后,當我煩惱的時候,母親總會第一時間為我分擔;當我成功的時候,母親會陪著我一起快樂,一起笑;當我失敗的時候,母親也會是出現在我眼前的第一個人,為我打氣,安慰我……。
文中的母親,在面對女兒的時候,從未掉過一滴淚,臉上永遠掛著微笑,這是因為,他不想讓女兒見到他為自己擔心的模樣;文中的母親,在安慰女兒的話語里,從沒說過一個“愛”字,但她的心中卻充滿了對女兒的愛……
這篇文章令我深切地懂得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令我明白了:藏在心中的愛比口中說出的愛更加感人,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