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許許多多的公開課,我上過數學公開課我以為很經典了,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沒想到的是語文教師素養比賽讓我大開眼界。
我們來到了多功能禮堂,進入會場,幾盞熾熱的燈照得到處亮堂堂的,好像手術臺上的燈一下要穿透每個人的心臟。我們四十個同學坐在大舞臺上,在左邊為我們講課的是來處
廈門的蔡老師,我在第二排靠右坐,斜看我的左邊是有名有姓的省市委領導,還有黑壓壓的坐著好幾百個外校的老師。
好不容易等到上課,蔡老師用優美的語調領著我們讀了兩遍課題,隨后便轉入生字階段,先是李舒洋讀“糟蹋”時念成重音,她說:“不太準確,請位同學補充一下。”她發現我的手舉得老高,就請了我,我剛站起來,由于我發現前方就是攝像機,就緊張得把“糟蹋”也沒讀成輕音,成了反面例子,頓時覺得臉在發熱,我的手不停地摸著語文書,我本能感覺到上千雙眼睛在盯著我,好像我們學校百年來的榮譽就葬送到我手里
,不過,我很快就調整心態,認真地聽老師往下講,蔡老師讓我們默讀了課文以后,向我們提出三個問題中杏林子舉的第二件事是什么?我便立刻舉起手,蔡老師又請了我,我便脫口而出:“磚縫中的香瓜子。”老師又補充了一句:“香瓜子——”我立馬補充:“生長!”隨著老師的“好!”我便坐下來了。她又繼續講起了課,當屏幕上出現“請用幾個詞劃出杏林子對這三件事的看法。”我剛劃完準備等待著老師的提問時,這時:“嘀嘀嘀。。。。。。”響了,精彩了三十分鐘就這樣結束了。
下課了,馮老師面帶微笑地說:“很好,很成功。”其實我知道她這是在安慰我們,但是我好期待著常有這樣的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