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柳樹吐出了新芽,桃樹開出了紅花,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我6歲時,也是這樣一個春天,我親眼看見過小燕子在外婆家房梁下筑窩。那天,我在門口玩,兩只小燕子飛到屋前轉了幾圈又嘰嘰喳喳地叫了幾聲,然后落在一棵樹上四處張望。這回,我看清楚了,這是兩只可愛的小燕子,穿著黑外衣,脖子露出了白色的襯衣,黑油油的小眼睛怪明亮的。
過了好一陣兒,它們飛走了,我很不高興。但不一會兒,那只小燕子又出人意料地飛回來了,這回嘴里銜著泥。我高興得跳起來,因為我知道小燕子要在外婆家房梁下筑窩了。只見一只小燕子把泥團按在房梁上,另一只卻飛了出去,一會兒又銜泥飛回來,這一只又出去銜泥,它們倆這樣交錯著銜泥筑窩。不知過了多久,小燕子終于把窩筑成了一個半圓,半圓兩頭都緊緊地連在梁上。小燕子又飛出去,飛回來……,又在原有的半圓上再加一圈,這樣,小燕子圍的圈數(shù)越來越多,正面留著一扇“門”,最后只能容得下小燕子自己進出了。
它們又銜來許多稻草、羽毛,把窩鋪好。過了幾天,新房落成了,我看見那對黑身白脖子的小燕子鉆進窩里,把頭伸出來,興奮地叫著。我也為它們的成功而高興。小燕子的窩不是世上最美麗的,但它是用小泥球一點一點筑成的,是耐心和心血的結晶。我愛小燕子,愛它那活潑可愛的樣子,更愛它持之以恒的敬業(y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