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阿城的《棋王》在亂得不能再亂的車站里,父母兒女似生離死別的在哭鬧,王一生卻平靜地坐在車廂里,要求與對座的人下棋。這就是阿城筆下的棋王,他活脫脫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卻完成了不平凡的人生追求。
王一生的確是個平凡的人,看阿城幾筆細致傳神的對于“吃”的描寫便可盡知。他“吃得很快,喉節一縮一縮,臉上繃滿了筋”。“若飯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拈進嘴里。
”“吃完以后,他把兩只筷子舔了,拿水把飯盒沖滿,先將上面一層油花吸凈。”我們在后面他對家庭的敘述中可以理解他為什么會這樣重視吃,而通過他對于“饞”的嘲笑,又可以看出王一生在貧寒困頓中仍執拗地追求實在樸素的人格操守。在動蕩的歲月,無數渺小的人展示了他們永不泯滅的人生價值。
為了幫助王一生參加比賽,“腳卵”把祖傳的明朝金絲烏木棋送了禮;畫家為困乏的人們尋找睡覺的地方;哥們兒不顧路途遙遠前來助威;以及在貧病屈辱中掙扎的母親,用一雙弱手,用撿來的牙刷把磨出一副象牙般光潔剔透的無字棋。阿城創造了一個博大的世界,使人們在無法選擇的時代和命運中,具有正視現實人生的勇氣,尤其是那副“無字棋”,賦予平凡的生命以偉大的魂魄。故事的最高潮是王一生坐在空場上,與九人同時對奕的情景。
“上千人不再出聲兒。他雙手支在膝上,鐵鑄一個細樹樁,似無所見,似無所聞。高高的一盞電燈,暗暗地照在他臉上,眼睛深陷下去,黑黑的似俯視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那生命像聚在一頭亂發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彌漫開來。”阿城在高潮之處卻創造了一個虛靜的氛圍,使人不禁屏住呼吸,凝視這個“瘦小黑魂靜靜地坐著”。在這個虛與靜的氣氛中,使人們集結起飽滿的情緒,感受到生命的永恒價值。
只有心沉到底處,靈魂靜到極處,才能溶心紛紜的大千世界。棋下完了,王一生戰勝了所有對手。他有些發木,突然嗚嗚地說:“媽……兒今天……媽—”他手里緊緊地摸著一個無字棋。
看到這里,使人突然終于爆發出內心積聚的悲苦、激動,流下淚來。王一生以有所不為而有所為的人生觀念,超越了那個畸形的時代,完成了一次人生價值的積極證明。他并不只代表他自身,而代表著在那沉浮的年月中,尋找人生真正的精神支柱,探索超越宇宙生命、永恒和諧的理想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