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鍋蓋緩緩地打開,一陣白色的煙霧徐徐升起,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淡淡的饃香。我不顧它燙手的熱,迫不及待地捧起一個,放到鼻下嗅它的芳香。
那是一種很特別的香氣,不像玫瑰之香那么華貴,不像桂花之香那么濃郁,它只是淡淡的,甜甜的,讓我胃口大開。
它的形狀不是特別漂亮,圓頂形,很莊重。它的手感并不光滑,不過也不粗糙。它的顏色也不鮮艷,只是那種淡淡的黃色。可是說實話,跟人家賣的那些又白又軟的饅頭相比,奶奶蒸的饃吃起來可安全多了。
我忍不住了,張開嘴咬了一大口,一種很自然的、很純樸的、不加任何雜質的味道瞬間溢滿口腔。
我又咬了一口,細細地嚼。甜味在我嘴里彌散開來。饃里并沒有加糖啊。應該是變成這個饃的那些麥子們很快樂吧!它們雖然被人吃掉了,可是它們卻組成了另一個更強大的生命體,它們的生命得到了升華。
我繼續吃饃,心里多種感覺交雜著。閉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黝黑的泥土里種上了一粒粒麥子。當麥苗剛剛露出地面,又被白雪覆蓋起來。雪水和春雨一起滋潤著它,然后陽光普照,它們一天天長大,出穗,結籽,變黃,最后被人們給收割回家。這一切,都為了匯聚成這個饃,為人們提供能量。
再咬一口,我嘗到了一點點咸味,那是農民的汗水嗎?不是吧。現在科技發達了,種麥子不像過去那樣辛苦啦。那應該是麥子的汗水,它努力生長,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只為給人們多提供些面粉。
我再次盯著剩下的這塊饃,我的眼里充滿了感謝之意。
我一口把它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