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名句 > 王維的名句 >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出自唐代王維的《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動將星,漢上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上星宿的將星動了,漢家營地上的柳條青青。

        萬里征途刁斗聲聲鳴響,三軍將士迅速越過井陘。

        辭別帝宮全忘了身家,立功報國定要奪取龍庭。

        哪里肯學那些書生之輩,終老窗前死啃一經。

        注釋

        都督:唐時在全國部分州置大、中、下都督府,府各設都督一人,掌督諸州軍事,并兼任所駐在之州刺史。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縣。得青字:古人相約賦詩,規定一些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而賦,“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韻。

        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認為,天上的星星與人間的官員一樣,有大有小,因此稱天官。將星:《隋書·天文志》說,天上有十二個天將軍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爭的預兆,大將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預兆。

        漢地:一作“漢上”。

        刁斗:古代行軍用具。斗形有柄,銅質;白天用作炊具,晚上擊以巡更。

        三軍:軍隊的通稱。井陘:古關名,即井陘口,又名井陘關,唐時要塞,在今河北井陘縣境內,井隘北井隆山上。秦漢時為軍事要地。《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阸、荊阮、方城、肴、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鳳闕:漢代宮闕名,在建章宮東,因為其上有銅鳳凰而得名。此處借漢說唐,用以泛指宮廷。

        取龍庭:借指誓殲敵虜。龍庭:原指匈奴單于祭天的地方。

        書生:讀書人。古時多指儒生。

        間:一作“中”。老:一作“住”。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2、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38-139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作于離筵之上的送別詩,當是王維早期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一位姓趙的都督即將帶兵開赴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縣),王維等人為趙都督餞行,在宴席上,有人倡議分韻作詩,王維抓鬮得“青”字,于是以“青”字為韻寫了上面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38-139

        2、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16-118

        鑒賞

          首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寫啟程。“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認為,天上的星星與人間的官員一樣,有大有小,因此稱天官。“將星”,《隋書·天文志》說,天上有十二個天將軍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爭的預兆,大將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預兆。首句介紹趙都督動身,以天上的將星喻指趙的出發。這一巧妙的聯想、比喻,同時還拓展了詩作開闊的空間,令人想到趙都督或許就是在這樣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出發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時節是柳條發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點折柳送別的特定場景,惜別之情,深蘊其中。

          頷聯“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描寫軍隊行進中的氣勢。刁斗,軍中用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用于打更報警,把它寫進詩中,富于實感地表現了軍營的生活情景。中間又以一個“鳴”字突出聽覺,使人如聞一路軍聲震天,外加“萬里”二字修飾,更顯得聲勢浩大,軍威顯赫。“萬里”句由物見人,借助聽覺渲染出征的氣勢,“三軍”句則正面寫人,詩人仿佛親眼目睹這位將軍率領三軍正浩浩蕩蕩奔赴邊陲。“井陘”,即井陘口,又名井陘關,唐時要塞,在今河北井陘縣境內。一個“出”字,點出了此次進軍的方位路線,與首句的“動將星”前后呼應。

          以上兩聯,從啟程寫到行軍,重在勾劃趙都督英勇赴邊的非凡氣勢;后兩聯表現趙都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戍邊衛國的耿耿忠心。頸聯“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正面寫他立功報國的思想。“鳳闕”,漢代宮闕名,在建章宮東,因為其上有銅鳳凰而得名,此處借漢說唐,用以泛指宮廷。“龍庭”,原指匈奴單于祭天的地方。“取龍庭”,借指誓殲敵虜。這兩句互文見義,意思是無論“辭鳳闕”或“取龍庭”,都下定“忘身”、“報國”的決心。“辭鳳闕”在出征之前,“取龍庭”是在鏖戰之后,可見決心始終如一。

          尾聯“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以議論結束全詩。上一聯作正面抒情,這一聯從反面議論,加以強調。“豈學”表示不應該學、不想學乃至決不學的意思。書生皓首窮經,不能為世所用,難免會有許多牢騷不平甚至生出棄文就武的想法。王維也有希望建功立業而又壯志難酬的隱衷,因此借題發揮,作為對于趙都督的贊揚之詞說了出來。

          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不作凄楚之音,表現了青年王維希望有所作為,濟世報國的思想。

        王維簡介

        唐代·王維的簡介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 的詩(353篇)

        猜你喜歡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