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可拆為三個口,換言之,品性就是由眾多人觀察,監督的。由眾人來品味的東西??删臀铱磥?,品性卻不應該需要監督。因為品性源于我們內心。
孟的斯鳩說,“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性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的時候做些什么”。我想無論是那個行業的人擁有良好的品行都是大家尊重的,贊賞的。但是什么才能算是個品性高尚的人呢?品性高尚應是個人生命中持久不變的特殊氣質,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這種特殊氣質都會決定他的反應模式。高尚的品性是使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按最高品性標準做正確的事的內在動機。無論貧富,種族,宗教,教育,性別和個性!品性源于內心。同時,高尚的品性也能夠最精確地預測一個人的行動。
一個品性高尚的人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能做到尊老愛幼,先人后己,他們能見義勇為,拾金不昧,他們敢于和壞人壞事做斗爭,不貪圖利益,無私奉獻。然而我們自己雖然不能面面俱到,可是我們應該盡其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就像雷鋒從每件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為人民服務,成為生活習慣的一樣。一個品性高尚的人行為不會是一時的感情沖動。而是,一種有意志的凝結;一個人的品性意志堅強的人不會因生活環境客觀條件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品性信念。而這些都是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和學習,要讓這一切真正源于我們的內心。
雖然我自己品性并不是非常好,但我正努力的改變著自己的本質和修養。我正朝著讓這一切自然流露并成為一種瀟灑,檢點的方向前進。并在此過程中我慢慢懂得該收就收,該放就放做人要表里如一,恪守本分。無欺無詐也是品性源于內心的表現。
品性是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所在。然而,關于品性,我們常常誤解以為“品性是需要被模范的”,“被他人認可才是真正的品性”。其實,這種夾雜著功利色彩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品性,真正的善良和良好的品性不應來自外部的管教與監督,因為真正的品性源于我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