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久了,家鄉的山峰如日月般時時蕩起我眷念家鄉的思潮。回家的第一天,撼便來到了石首山。山很陡,但山上的石階小徑卻是很多的。
拾級而上,山坡上多是碗口粗的松樹,山里紅和棒樹。在這溫和的初夏天氣里,一簇簇山里紅的小青果象玲瓏的碧玉。而那隱形于草叢中的棒蘑,卻象是潤滑的橙壁。
搖紅抖綠的花草中間,時時挺出幾株刺梅來·,·…路邊有一串早熟的野葡萄。我正欲采摘,不防一只野雞“撲啦啦”從我腳下飛起。我惋惜地望著它飛向遠處。
剛低下頭來,無意間看到了掩映在翠草中的大樹根。往日的情景倏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暖峨的石首山,是我們山區人賴以生存的寶山。那筆挺挺的松樹、紅嫣嫣的山里紅、蔥綠綠的旅菜,還有那油汪汪的徐磨、肥美的鶴鶉,給家鄉人民帶來多么大的實惠呀!可前些年,那些造反派們亂砍濫伐,使得飛禽無處棲身,遠走他鄉。
這些破壞了生態平衡的“實干家”們,又把新辦起的采石場關閉了。
于是,寶山荒蕪了,只有山頂那老翁頭顱般的巨石,還在昂首翹盼著……沉思間,我來到了山頂。這兒真正顯出石首山的本色:峨峋的山石,殘聳于沙土之上,殘掩于叢草之中;裸露在外面的徐色紋理,似乎是它們生存抗爭的痕跡。正中眾星捧月般兀立一塊巨石。
那多褶的外形,下垂的尖石,真象老翁的頭I石首山因此得名。我正欣賞著“冗若獅象蹲,奮若馬牛逐”的石景,忽聽到一陣“盯當”聲。我斷定這是采石聲,便循聲奔向山下。
果然,采石場上一片繁忙。一面陡立的新炸出的山險下,很多人在砸碎大石??茨悄信仙贀诫s的陣勢,不象是正式采石隊。
我好奇地問一位砸石老頭,他呵呵笑起來:“現在采石場又開辦了,還允許個人打石掙現錢……”噢,兩全其美··一我回到家里,心里頗不寧靜,離家才一年,變化就這么大!我佇立著凝望石首山。它從洪荒時代到現在,飽經人間蒼桑,盡忍“文革”劫難,以它堅硬充實的內涵,向大自然顯示出堅貞不渝的性格;以它頑強堅韌的精神,久遠地思索著,等待著··一終于在人類震天撼地的開拓聲中,盼到了真正屬于它的一切。啊,石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