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湯面也叫白湯面,魚湯面的特點是“湯濃、味鮮、面細”怪不得是東臺的一絕呢!
只要來過東臺的人,不吃東臺的魚湯面,那可是件憾事。可嘗過魚湯面的人,卻也不一定知道魚湯面的來歷,來,聽我細細給你說:
乾隆年間,東臺有一家淮揚小飯店,生意不算興隆,到也馬馬虎虎。有一天,老板在街上看見一個人挑著扁擔,買著餃子。老板想嘗嘗這人的手藝怎么樣,于是,就買了一碗。老板端在手上一看,只見濃厚雪白的餃湯,在微風的吹拂下,頓時結了一層薄膜。夾起餃子一嘗,又鮮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強多少倍。老板反復詢問,才知道賣餃子的人原本是御膳廚師,魚湯餃、面都是他的拿手好戲。
常言道“常在江邊走,哪能不濕鞋”。原來,有一次御膳廚師做餃子時失手,被逐出皇宮,無可奈何,只好挑著扁擔賣餃子度日了。老板一聽,如獲至寶,趕忙請他進店,拜為大廚。從此,老板的面、湯一傳十,十傳百,老板的店名聲大振,魚湯面也就成了東臺的名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