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目光都盯在海斯的身上,他終于不負眾望,創(chuàng)下了自身的最高記錄而得到了第一名。這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在麥迪遜運動場,一般選手在沖過終點線后,會減緩速度慢慢的走出場去,但海斯沖過終點線后又回到了場內,這時全場17000名觀眾都不約而同的起立鼓掌歡呼,海斯和觀眾都哭了,這位曾遭失敗的運動員終于又重振了昔日的雄風。他因始終不肯放棄練習,才會有今天的榮譽。
觀眾之所以擁護他,也是因為此點。1964年東京奧運會中,海斯終于以十三秒六的優(yōu)異成績,奪回了110米跨欄冠軍。
此后他就告別了體育界,在一家航空公司擔任營業(yè)部主任。雖然如此,他仍對體育活動出資出力,這些都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他還常在青少年訓練集合時,用下面這首感人的詩來鼓勵他們:孜孜不倦會為你贏得勝利,臨陣脫逃不是好漢。
鼓起勇氣!放棄畢竟是太容易抬頭繼續(xù)前進才是難題。為你受打擊而哭泣—而死亡也是太容易;撤退、爬行也容易。當希望的火花就要熄滅時,必須戰(zhàn)斗、戰(zhàn)斗、再戰(zhàn)斗,這樣得到的果實才是最美好的。
雖然你經歷每一場激戰(zhàn),渾身是傷、是痛,你還是得再試一試。死,可結束一生,艱苦的奮斗卻美化了人生。海斯的故事使我想起歌德的一首詩:“人類中具有超人的忍耐力之人,僅占很少的一部分而己。
這些人做事,不達到目的決不停止—默默的努力可以排除一切阻礙。”
換而言之,只要繼續(xù)不斷的努力,成功一定會來y的。排除放棄的念頭,就是持續(xù)的原理。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在這個好逸惡勞的時代里,肯堅持著奮斗到底的人己經不多見了。
美國歷史上的偉人,都一再的教導青年們要秉著持續(xù)的原理,不斷的向困境挑戰(zhàn),被打倒了,要馬上爬起來再戰(zhàn),不到目的絕不罷休,因此“忍耐”就成了當時最流行的口頭語。許多成大事立大業(yè)的人,也都是把“忍耐”當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可知,沒有堅強的忍耐力,不懂持續(xù)原理的人,是很難成功的。繼續(xù)前行就是力量有先見之明的思想家對于持續(xù)原理有很多說法,穆罕默德說:“神和有忍耐力者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