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爆發能夠殺死距今大約200萬年前上新世末期大量的海生動物嗎?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NarcisoBenítez這樣認為。美國天文學會在這里召開了一次會議,Benítez今天在會上提交了他的發現,表明了地球附近的“宇宙殺手”出現的大致時間。
此前,超新星爆炸也被用來解釋大規模的滅絕。在上新世——更新世交界時期海生浮游生物世界范圍滅絕的例子中,存在著一些支持的證據:在對那個時期的海洋沉積物的研究中發現了超量的鐵—60,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天文學家所不知道的是,那時候是否有離地球足夠近的超新星爆發。
現在,Benítez認為,那個毀滅性的超新星可能產生于由熾熱、年輕的恒星組成的天蝎—人馬座星協,一個充斥著恒星爆發的
盡管海洋沉積物中鐵—60的總量大致上與Benítez所認為100光年外超新星爆發(的假設)相符合,Benítez認為還要進一步研究以確認絕大多數的鐵元素沉積在滅絕發生的時期。
幾位德國天文學家近日表示,他們在對一些天文學和地質學資料進行研究之后發現,200萬年前一顆正處于爆炸期的星球差一點兒就將地球上的臭氧層炸飛并導致地球面臨一場生態災難。
天文學家表示,他們首先發現了一個由數千顆極不穩定的大型星球組成的恒星群曾在幾百萬年之前與太陽系“擦肩而過”,組成這一恒星群的星球壽命較短,外部均包裹有高溫氣體,很容易發生爆炸。
天文學家稱,200萬年前,這一恒星群距離地球僅130光年,就宇宙距離而言可以說非常之近。天文學家通過研究從大海上發現的太空碎片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鐵原子同位素,這種同位素的出現暗示這些太空碎片是距離地球極近的星體爆炸后產生的。另外科學家還注意到發現太空碎片的海域200萬年前浮游生物及其他海洋微生物突然不明原因地滅絕。
天文學家得出結論稱,太空星球爆炸產生的宇宙射線幾乎導致地球的臭氧層受到毀滅性破壞,一旦作為地球保護層的臭氧層被毀壞,那么人類可能面臨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