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最喜歡的事就是去姥姥家。漸漸地,我發現姥姥有許多奇怪的習慣。
一次我收拾床鋪時,發現有一個小布包,小布包已經很舊了,不像樣子,還是用線手工縫制的,上面有一個小口。我好奇的問姥姥:“姥姥,這是什么呀?”姥姥笑著對我說:“那是姥姥的錢包呀?!薄笆裁?錢包?”我不覺一震:現在都買錢包,哪有用這個的啊,再說還那么舊怎么不縫個新的?我把這一連串問題一一列出,誰知姥姥說:“買?那不浪費錢嗎?再說,這又不是不能用,干嗎縫新的?不就是個模樣嗎?習慣了。”說完,姥姥又忙去干活了。
姥姥喜歡種菜。暑假時候,她回到老家在老家院子種菜,平日在莘縣縣城也是想盡一切辦法去種點菜,舅舅家的房子院子很大,姥姥就在舅舅家院子里、屋頂上擺弄了一點地,種上了一些菜,像黃瓜豆角絲瓜,韭菜。院子里的菜園還好說,不用太費事,屋頂上的就不那么容易了,土都是姥姥用編織袋背上去的,還有邊緣上用于固定土的那些磚頭,想想都替姥姥累,但她樂不思疲,干得還挺帶勁。暑假的一天,在姥姥的老家,我問:“姥姥,你干嗎不去買菜啊?現在買菜很方便呀!”姥姥是這樣回答的:“自己種菜雖然有點麻煩,但是清閑時給菜捉捉蟲、澆澆水多愜意啊!還可以吃上無毒藥殘留的有機蔬菜呢。在縣城,家里沒有的,我還讓你姥爺去附近的集市上去買呢,那兒的菜更便宜,一個月下來,省不少呢,能省多少省多少呀!”舅舅媽媽都一致不讓姥姥再種菜了,挺累的,姥姥卻說,這已經習慣了。
還有,姥姥最近弄了點毛線和專用的鞋墊膜具,納鞋墊。“姥姥,鞋墊那么好買,買一雙不就行了?”我說。“你知道么?姥姥縫的這種鞋墊,買要花20元錢呢!姥姥自己縫,才幾塊錢,省了。現在的人就知道浪費,有這習慣,多好啊。”姥姥說。慢慢地,我們也被姥姥感染了。媽媽跟姥姥學會了納鞋墊,也開始自己納了,別說,穿上是比買的舒服多了。我也聽姥姥的,節約用紙,暑假里回到姥姥家,幫姥姥在院子里除除草啊,摘摘菜啊。而且,我們也開始贊同姥姥的做法了。
從姥姥普通的習慣中,我真正懂得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這句話的含義?,F在,我已經開始慢慢向這句話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