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就從自己的實感與實踐中經驗到原先的武器碰到了不能解決的矛盾。他的由進化論走向階級論,由直感性的唯物論走向歷史的唯物論,由個性主義走向集體主義,由人道主義走向社會主義,與其說最初是受了學說的誘導,不如說是出發于深邃的生活實感與現實觀察。(這一點巴人已先我指出,不過原文找不到加有旁點的句子,意思上和巴人的說法相差不遠。)他在廣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了兩大陣營”之后,他的“思路因此轟毀”了。
他說:“我一向是相信進化論的,才以為將來必勝于過去,青年必勝于老人。(謹案:許多人根據這兩句話來概括魯迅的進化論思想,顯然是用例證代替了他早期的全部世界觀。實際,魯迅的進化論思想在內容上比這兩句話廣大的多),……然而后來我明白我倒是錯了。”((<三閑集。序言》)他目睹了無產階級在大革命中與革命失敗后浴血抗戰的精神,看到了蘇聯工人階級的革命勝利與建設成功,內心非常感動,因此極誠懇地解剖自己說:“我時時說些自己的事情,怎樣地在‘碰壁’,怎樣地在做蝸牛,好象全世界的苦惱,萃于一身,在替大眾受罪似的:也正是中產的智識階級分子的壞脾氣。只是原先是憎惡這熟識的本階級,毫不可惜它的潰滅,后來又由于事實的教),以為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卻是的確的。+,集,序言》)一個在真理面前“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現實主義戰士,是最善于根據“事實的教訓”向前馳驅的。
魯迅之所以能夠把握世界最高的革命真理,主要是由于他清醒地認識現實,用“事實的教訓”來武裝自己。自然,這并非說理論的學習對于他的思想發展不重要,他自己就說過:“我有一件事要感謝創造社的,是他們‘擠,我看了幾種科學底文藝論,明白了先前的文學史家們說了一大堆,還是糾纏不清的疑問。并且因此譯了一本蒲力汗諾夫的《藝術論》,以救正我—還因我而及于別人—的只信進化論的偏頗。”(《三閑集·序言》)魯迅在思想上發展成為一個階級論氰雖然可說是一個飛躍,但這飛躍是經過他自己的思想準備和自我斗爭實現的。
因為他所走的,一向就是現實主義的路,所以無論是對于事情的觀,人物的解剖,問題的提出,他都是由看穿和發掘客觀的真實{出發的,這就使他的思想不自覺地包含許多唯物辯證法的個別因素,使他能夠深刻地把握住客觀世界現實生活關系,使他傾淌宇“變革世界·這個最高律令。